简要介绍一下剧情:在二维世界里由于视野被压缩为一条线,区分一条直线和一个圆(从侧面看也是一条直线)上升到政治哲学的层面,为此平面国发展出了一套有关形状的阶级统治解构(以及通过观察角度来区分形状的教育系统)。后来,由于触及了统治的根基,为形状提供“颜色来进行区分”的“进步”被抹杀。
小说(姑且定位为科幻小说吧)的精华出现在平面国对线段国(一维世界),原点国(零维世界)的观察,再借由立体世界(三维)对平面国展开的天启进入全书高潮,这句:“向上,不是向北。”读起来还挺热血(对于平面上的世界来说,上就是北,而对三维世界来说,上是x,y轴以外的维度)当二维生物理解了三维的可能,小说从降维进入了另一个维度:升维。汝将如何传送立体的福音?汝是否有必死的意志?汝怎敢去妄言四维的可能?
从零维到一到二到三维,一路向上,不是向北,唯一可以类比的就是低阶对高阶的那种无法想象。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在讽刺一个无比弱智的想法,还是在嘲弄上帝?科学的观念是全能的吗?数学就是上帝的语言吗?大地难道不是平的吗?特朗普难道不是救世主吗?东北GPD难道曾达到世界第四、亚洲第一吗???
人们在书中也许会看到作者(一个百十余年前的牧师)对信仰的内观,甚至对上帝权威的怀疑。我倒是觉得,作者在思考高层次的智慧和高层次的善之间的区别(立体国的小偷也可以是平面国的上帝级别的存在),以及真正的至高智慧的本质,而对于作者,三位一体的天父,正是至高完美的超越四维五维n维的存在。
一部1884年的作品给我的震撼不亚于1984,去掉神学方面的价值,平面国的故事可谓隐喻的至高形态,运用到世俗的世界里面也不无裨益。
“向上,不是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