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心之路:《庄子》与现代西方哲学》
[德] 汉斯-格奥尔格·梅勒(Hans-Georg Moeller)[美] 德安博(Paul J.D'Ambrosio)
目前看过的能看懂的庄子牙慧中,最具有统一解释性的一本。书中提出的核心逻辑可以用来解释所有的庄子文案,而不像其他的读本那样需要解读者们随机即兴引用欧陆大哲。
关键词:假:
一本开宗明义,给《庄子》梳理了一个统一的,可以对比,可以参照,的基调,一种基于开放性与偶然性的世界观:真石家庄,大误,真实假装。
关键词:真:
对中国古代“真诚”(“诚”)哲学的批判性回应。没有参照,就没办法认清自己,为了了解道家的理念,作者用了1/4的篇幅来解释儒家有关社会角色与个人角色的“双层一致”性,以及这个一致性所带来的社会分化,等级制度,人际关系的制度化,一字归之:礼,一言蔽之:伪
如果外在的我是假的,是一种表演,一种游戏,那么自我是什么?我换一个角度来提问,自我是不是重要的?我可以自我检视
关键词:游:
人生如戏和游戏人生的区别。“我们都是植根于社会的,而且我们的有用性并不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是由社会赋予我们的。一旦被宣布有用,树的唯一选择就是“陆沉”,而人类有什么选择?这就是道家所寻求的”,也就是,游 - 在主观上不成为戏中人,而是一个自我检视的表演者。
关键词:道:
道法自然。放在现代社会的资本主义语言框架内:做到了道,最终会指向非暴力,非侵犯性的合作进步。那么这个道,加上道德就是儒,不加上道德,就是真。
吹毛球次:
另有一处我觉得有待商榷的,就是将“无为”用英语呈现为“effortless action”(“无须努力的行为”),这个翻译注重的过程的“无”,而不是目的或结果的“无”,可能在整个“真实假装”的语境中,会起到一定的误导效果。
最后,德国这位作者竟然没有给自己去一个高大上的中文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