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怎么回味都感觉会有漏掉(不)重要信息的神奇小说,大体上说的是作家画家两个好基友在挪威罗弗敦岛(世界上一众美丽的地方中最具竞争力的一个)被大海亘古的承诺所诱惑——”一个关于冒险和捕捉一只在内陆做梦才能见到的鲨鱼的承诺。”的故事。
Photo by Marcus Woodbridge on Unsplash
书的底色是生,杀,予,夺的大海,她孕育生命,却绝不仁慈: “在任意一次捕鱼季,都有数千人面临着失去父亲、丈夫的命运。” 书中故事让读者恍惚间也有扬帆纵横与水天之间的豪爽气概,翻开书,大海扑面而来,就好像有价有市的劳力士水鬼(之于不潜水的我们),或者全副武装的suv(之于不越野的我们),或者我这只刚刚绑好新仿羊肠线的网球拍(之于没有时间的我)。但是诚不欺我,“我忽然想到,每一个我们讲过的故事其实都是化险为夷的故事”
《醉鲨》应该被归类成博物学小说,信马由缰,从方向聊到星座,从涟漪聊到眼睛,从洋流聊到神话,从诗歌聊到宇宙形成的假设,“很多人拥有彩色的虹膜,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虹膜也如同星云一般色彩斑斓,仿佛是个微缩的银河系,或者从太空观察到的水流缱绻的大洋。”穿插着笔者半真半假的朋友雨果那如真似幻的故事。(毕竟混入了太多真实的信息,让我觉得这不是一部小说,所以我不知道雨果是真的么,这里留下一个不带遗憾的疑问吧)我们还会聊到生命的诞生,聊到海洋收回生命的幻想,会聊到北欧专门建造灯塔的家族,鱼干分拣员,海水的颜色,浮游生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词源语义,第一批陆行动物,还会失去了大海的国家玻利维亚对大海的思念。
有时候我甚至突然发现某些知识点是就自己顺理成章心安理得鹤立鸡群地跳出来了。
“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的最遥远的星系看上去是个深红色的斑块,它有个平淡无奇的名字——UDFj-39546284。”
既然叫《醉鲨》,我们也当然会读到拥有四点五亿宗族历史的鲨鱼们:“鲨鱼能接触到的活物只有之后会成为其腹中食物的猎物。它们的后代很快就长出巨齿,还在子宫里时就已经成为同类相食的捕食者”
我想你会钦佩作者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听他侃侃和故事若即若离的书,《白鸭记》好像是一本有趣的读物,还有《鲁滨逊漂流记》,《白鲸(莫比迪克)》,《爱岛人》,啊,还会了解到一本每个章节的名字要用一页纸的书 - 奥劳斯·马格努斯的《海洋地图》。
我们也不得不讨论环保这个话题:“显然,我们本可以更好地照顾海洋。但这实际上是一个相当以自我为中心的说法,因为其实是海洋在照顾我们。”
啊,好久没有像作者这样和好朋友打屁到天亮,还真是羡慕。所以,醉鲨是怎么捕捉食物的?